close
日本北海道7人食用遭大腸桿菌汙染泡菜而死亡,國內專家研判,致命禍首可能是出血性大腸桿菌O157;民眾如果前往北海道旅遊,要避免生食蔬菜或食用生菜沙拉,完全熟食比較安全。
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感染科主任黃高彬指出,人體腸道內本來就有大腸桿菌,但有些大腸桿菌會產生類志賀氏毒素,引發胃腸道出血、腹瀉。
去年德國芽菜遭到出血性大腸桿菌O104汙染,數千人因此感染;而日本也曾傳出多起出血性大腸桿菌O157、O111引起的食物中毒致死案例,尤以O157毒性最強。
黃高彬表示,不論是血清型O104,或O157 、O111造成的感染,年輕人可能只是腹痛及腹瀉,老人家或幼兒卻可能因腸蠕動不足,加上抵抗力差,細菌直接穿透腸壁導致嚴重血便、發燒,及併發敗血症、急性腎衰竭,甚至死亡。
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表示,泡菜雖添加大量鹽巴和辣椒醃漬,卻無法完全殺菌,只要製造過程遭細菌汙染,就可能造成食物中毒。
他說,泡菜是否遭細菌汙染,根本無法從肉眼察覺,比較保險的對策是完全熟食,大腸桿菌經攝氏七十五度高溫就被會殺死。
全站熱搜